他从医的近15年间始终以仁爱进取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,在他钟爱的事业中孜孜的探求,执着的奉献着。
一、扎根基层洒真情
葛关平同志出生在农村,从小感受到农村人民群众生活的贫困和艰辛,“小病不去看,大病没钱医”,“因病致穷,因病返贫”现象激励淳朴善良的他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。1999年大学毕业后,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,毅然选择了到家乡医院工作。当时医院背负着债务,医生每月工资仅有300元,生活十分困难,医生走的走、换的换,工作任务相当重。当时大学同学在做药品销售收入颇可观,多次对他发出邀请。在晋升副高级职称后,朋友又邀请他到深圳工作,收入是当前数倍。是走还是留?该同志也曾有过迷惘、有过动摇,但是领导的关怀、同志的帮助、乡亲父老对医学,尤其是中医的殷切的需要,点燃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;他没有退缩、没有害怕,更加坚定了信心、经受了考验,勇敢的接受了挑战——留了下来,这就是无悔的选择。为了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服务,反复到各乡镇巡回医疗,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要。“这里的山水养育了我,我要为这里的人们服务。”这就是执着的他,家乡的山山水水倾注着他的真情。
二、救死扶伤亮医德
该同志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。
作为一名医生,获得患者的信任,不能凭广告和包装,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医术、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,通过病人一传十,十传百,逐渐赢得信任,慢慢建立起良好的声誉。他常说:“医者,仁术,先立人、再行医”。14年的行医生涯,他始终把群众当成亲人对待,总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。每一次接诊,他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,能够口服药的,绝不输液治疗;能够在门诊治愈的,绝不要求住院。因为医院药品比药店贵,常开出处方让患者到药店取药,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,减轻患者的负担。有些群众困难,无钱拿药,他掏钱垫上。有的患者治愈后,给他送来“红包”,他婉言谢绝。他身边常备一个笔记本记录着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诊断用药情况。2001年一患者因肾病住院,去年再次入院时,他脱口叫出患者名字,和当年住院时情况,该患者十分感动。因为科室是大内科,常有传染病人住院,一次,一位患结核咯血并乙肝的老人住院,出院时老人极度感谢,梗噎着说“家人怕传染度不愿与我说话,而葛医师陪我聊天疏导情绪,为我做个人卫生,倒排泄物”一患儿因肺部感染痰液堵塞气道而惊厥,他二话不说用口帮患儿清理气道。前几年,一次半夜,他自己3岁的儿子高热,正好科室有病人急诊,他毫不犹豫赶往医院,后来几天老娘老婆都埋怨他不顾儿子死活。他常说:“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,我是一名医生,我的全部使命就是为群众治好病,没有其他要求。”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三、勤炼内功专业务
葛关平同志目睹了群众有病不就医的状况,目睹了因缺医少药、就医不及时或因医疗设施差,病人永远离开亲人的悲惨情景,他深深地感到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性。只有不断地钻研医疗技术,精于业务,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,才能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的痛苦,同志边工作边学习,认真实践并总结经验、工作之余深入钻研,精看专业书籍上百册,专业知识不断的丰富,业务水平迅速提高,2002年到同济医院院脱产学习,很快成为该院的业务骨干。2008年一女性患者因患狼疮脑病昏迷,在省级医院救治无效劝其出院,家属听别人介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我院治疗。经过葛医师的悉心治疗,不断调整方案,结合中医药治疗患者后来病愈出院,并至今回访。2009年春节一82岁的患者因发热、昏迷、抽搐送入院,家人商量着办后事,有的医师建议送武汉大医院。他在评估患者情况后说“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来不及了,快抢救”经过2个小时患者得救了。当天晚上他整整陪了老人一夜,监测生命体征,调整治疗方案。他虚心学习,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,他开展了心梗的溶栓治疗填补了本院的空白。他不断的总结经验,发表论文近10篇。近期正在开展本县的高血压、糖尿病的调查及中医的辨证分型观察。
四、注重管理出成效
2012年,由于工作出色,葛关平同志被任命为内一科主任,经过反复思考,积极探索,提出了“精诚团结、争创一流”的工作目标,确定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改善医疗和工作环境的工作重心。规范了各种工作管理制度,如首诊负责制、交接班制、结合当前医疗环境制定防范和处理医疗风险的制度。并带头学习各项工作制度。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学习,组织科室成员进行业务学习,每周一次集体学习。同期的病人较上年明显上升,病人费用较同期降低,科室两个效益明显提高。他常说:“医院兴旺了,我们才能更好”、“是医院给了我岗位价值观和荣誉感”。
丰碑无语,行胜为言,荣誉总是和奋斗相辅相成,在荣誉面前他并没有满足,反而赋于自己更多的责任与沉重,他不愧是人民健康的好卫士。 |